回到主页

哈佛北大高材生、云南村校长,他们的两年支教生活

· 校友故事

“新疆队夺冠的那个晚上,我们欢呼着,奔腾着,疯狂着想把整个赛季积压着的情绪宣泄出来……身旁那一米九五的高个儿,也陷入无尽的庆祝中,也许为着他始终坚持的篮球梦,也许为着那个正风光无限的前队友……我们都知道,黄老师是个有故事的人。”



支教,只是一件听从内心而为的简单事



broken image

黄老师在当地山上


2016年8月26日,毕业于南开大学的黄长德和他的两位队友第一次来到了加让宣明小学,一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515县道旁的寄宿制村级小学。和这里的大多数小学一样,加让宣明小学并不大,师资紧缺,192个学生,只有7名当地老师,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群山环绕下,孩子们脚踩泥土,头顶蓝天,在教室里摇头晃脑,也在田野里赤脚奔跑。

黄长德成为了三年级孩子们的班主任,教授他们语文、英语、科学等课程,同时也教授四年级语文和一年级班团队活动。

这个来自辽宁鞍山的大高个,爱旅行,爱摄影,来到学校后大家都亲切地喊他黄老师。如同他那不寻常的身高一样,黄老师也有着一个不寻常的成长之路。

初中二年级以前,和大多数孩子一样,黄老师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特别,每天上学放学,为了考一所重点高中而努力学习,但到了初中二年级之后,当时已经长到一米八的他被鞍山体校选去打篮球,并在练习不久后就被辽宁省队破格招去,与中国男篮现役球员周琦、郭艾伦同队,共同为着篮球的梦想而日夜努力着。可在训练近一年之后,黄老师却因故退队,回到了原来的初中,升上了初三。一年未学习的他成绩一落千丈,在所有人都否定他,希望他留级复读之时,只有他的班主任坚持相信他,陪伴着他学习。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预测希望的种子什么时候种下,但一旦种下,总有生根发芽的一天。


broken image

球场上庆祝的黄老师

临近中考之前,母亲帮助黄老师找到了一位重点高中的排球教练,进入高中之后,对排球一窍不通的他在教练的帮助下,一心训练,用了两年时间就成为了中国中学生排球圈子的一名出色助攻,并曾代表辽宁队征战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高中期间为高中球队多次获得辽宁省中学生排球联赛第一名,也许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黄老师会在国内排球的领域中闯出一片天地。

可是,除了排球,黄老师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应该再多点什么。优异的排球成绩为大黄铺开了一条升学的康庄大道,高三后期,他被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吉林大学同时录取,只要他高考达到一定分数,就可以自由选择这三所学校中,任意一所的体育班就读,可这不是黄老师所想要的,他不希望他的体育特长成为自己懈怠学习的借口,因此他毅然地在高考志愿表上选择了南开大学——一所对于特长学生没有任何优待的高等院校,并在最后成功考入南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命运的分叉口再次出现,是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黄老师偶然了解到了美丽中国,当时他手中已经握有了一份不错的offer,但支教这件事让他感到心动,他没有多想,便放弃了原有的offer,选择加入美丽中国,来到山区支教。

理由非常简单,“我可能只是不希望自己随波逐流,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

“这一路走来,坎坎坷坷 ,角色发生着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于选择的坚持和努力,从学生身份到篮球运动员再到排球运动员之后变成大学生,到最后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每一个角色,都带给我不同的成长,让我获得不小的收获。”

过往的经历,让黄老师知道学习的不容易,他知道篮球场上没有懦夫;知道只要排球比赛的哨声没有响,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球;知道大学生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努力;知道这区区三尺讲台,是多么的神圣。

“是这些经历聚在一起,形成现在的我,一名支教老师。“



何以解忧,解忧杂货店


broken image

黄老师和学生的自拍


“我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可在我的努力左右,我的初中班主任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我的排球教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我的妈妈,一直都是我的伯乐。”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在黄老师看来,在他的人生每一次走向或者被推向未知时,每一次遭遇巨大挑战时,是和这些人之间的联结在帮助他,影响他,改变着他,他是这样的,而他现在所做的事,也是这样的。

在加让宣明小学的心理咨询室门口,放着一个神奇的小信箱,孩子们只要把自己的信投进去,几周之后,他就会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神秘回信,并且和这个神秘的陌生人成为朋友,互通书信。他们不知道彼此的身高和长相,也不了解彼此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将他们连接起来的,只有信封抬头的姓名,和信件上的字迹。孩子们可以在信件里倾诉他们的烦恼,可以分享他们的生活,可以谈理想,也可以问出所有他们觉得好奇的问题。全校的小孩都知道,这个神奇的小信箱,叫做“解忧杂货店”。

谈及为什么会“经营”这样一间“解忧杂货店”,黄老师没有回答太多理由,“我只是想让这些山区里的留守儿童可以和山外的世界互通有无,让孩子们找到一个可以和自己聊天的大学生,帮助他们了解更广阔的天地,也可以把自己的小苦恼说出来与之分享。以前我就很喜欢听老一辈人往来书信的故事,总觉得纸质的东西有一种‘魔力’,总能让人感受到现在网络时代我们体验不到的那种温暖和感动。”

加让宣明小学的“解忧杂货店”开张至今已近6个月,全校192名学生,有140余名都参与到了这场书信的交流中,除了三至六年级的大孩子,连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也都有参与进来,在这样一种质朴古老却又经久不衰的书信交流下,孩子们开始懵懵懂懂地感受到被倾听、被关注的滋味,开始发现快乐有人分享,烦恼有人分担。


教育这件事,其实就是刚柔并济下的陪伴


broken image

黄老师和他的孩子们


黄老师所带的三年级班里有一个小男孩,在他还未来到项目学校之前,这个孩子常常逃学,一周里没有几天会待在学校,黄老师刚接手三年级之时,这个孩子从不写作业,上课也几乎不会听讲。第一个学期,黄老师几乎每天都要批评他,批评之后再讲道理,可却没有什么用。

直到有一天,发现这个孩子连续两天里,只吃了学校的免费午餐,而早餐和晚餐都没有吃,黄老师从其它学生的口中了解到,这个孩子家里没有给他做饭,而他也没有任何零花钱可以买东西吃,早已经饿地受不了,但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只好故作坚强,课上饿极了就趴着睡觉,什么也不说。课后把这个孩子叫到了办公室,在孩子始终坚持说自己不饿时,坚持把一个蛋黄派塞到了孩子嘴边,而这个孩子没有说话,只是接过了蛋黄派,然后把头转向了墙,一边流着泪,一边吃。放学后,黄老师陪着孩子回到家里,了解到了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原来这个看起来顽劣又不服管教的小孩,在他才三个月大时,他的母亲就离他而去,父亲外出打工后再婚生子,几乎不再回来,只剩一个酗酒暴力的爷爷和年迈的奶奶勉强照顾他。

黄老师这时才发现,刚性的教育和感性的交流原来同等重要,没有孩子天生就是一块顽石,孩子所有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其原因,单纯的批评和管教是多么无力,只有去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你才真的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你才能真的找到正确的方式去和孩子相处,去帮助他一点点改变。

剩下的日子里,黄老师每天鼓励和陪伴着这个小孩,课上时的每一个眼神鼓励,课后时一起的学习和阅读,慢慢地,孩子开始发现自己的不再被偏见对待,发现自己也在被关注和鼓励,他开始一点点转变,朝着黄老师期望的样子转变。

一个学期过去,现在这个孩子做了班级的英语课代表,在期中考试时英语能考100分,他开始会因为单元测试里自己不能拿满分而焦急,开始能够很快地记住老师刚讲过的新单词,开始成为集合时班里站得最端正的小孩。

像这样的小孩,加让宣明小学里还有很多,黄老师用他坚持的刚性教育和感性交流陪伴着他的每一个小孩,“我能做的陪伴其实很少,但只要是我能做的,就去做,上课时一起学习,中午一起吃饭,课下一起锻炼打球,晚上睡前,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洗脚、聊天,这都是陪伴。”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恰恰相反,我每天都在更加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如此正确,看着孩子一天天地慢慢变化,我便感到知足,我只想要在这两年,陪着他们,慢慢长大,而在这个长大的过程中,去学会学习和生活。”

这个世界如此纷繁,有人似磐石,有人似浮萍,我们在不同的运命里,同样的星空和流岚下,徐徐前进。某一次偶然的际遇里,彼此相逢,成为亲人,成为爱人,为师,或为友,而后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生命轨迹,开始交汇和并肩,影响和被影响,也许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事、什么话,影响和改变别人,黄老师和他的“解忧杂货店”,正在创造着这样美妙的际遇,而这种际遇,也正在一日日影响着他,和加让宣明小学的192个孩子们。

黄长德老师的那些前队友们,还依然在篮球场和排球场上浴血奋战,也许在释放自己青春的同时,也在为当代新青年做着表率,立着榜样……


我们的黄老师,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