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爱是教育的源泉

· 校友故事

黄松松,美丽中国支教2017-2019届项目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加方乡中心小学支教。目前是一名英语老师,教授5个班级,231名学生。

跟很多老师一样,黄松松发现,自己既是老师,更是“家长”——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和生活都得操心。


  教会学生为自己负责任

当提起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的时候,黄老师的语气里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很多学生写目标的时候,写的是‘我要好好读书,因为我爸妈让我好好读书’,”都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别人,黄老师希望孩子们学会“怎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乡村里的家长,大多为了生计奔波,不仅教育孩子的时间有限,而且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学习究竟能多大程度地改变生活,他们也不是很确定。

黄老师支教后,开学时曾以“学会为自己负责任”为主题,要求孩子们有意识地去思考和实践,期末的时候写出为自己负责任的事。

当然,初为人师的黄老师,对孩子们是否会有变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而期末的时候,一个男孩子写的话,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期末看见一个学习成绩挺好,但是字写得不好看的男孩,写出‘我觉得对自己负责任的事就是我把字写好了’”的时候,黄老师觉得自己做的事,真的让孩子们有了一些思考,一些改变。

  
broken image
“你可以的!”

黄老师得多鼓励、多督促学生们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

“为什么要上学?”

“为什么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为什么会下雨?”

“为什么会天亮/天黑?”

“为什么要分男女?”

……

黄老师有一条朋友圈,叫“【28】‘我有问题!’”,下面评论区记录了各类问题,每个后面还有几个字母,一屏都显示不全。

  
broken image
黄松松老师朋友圈截图

  

小编访谈时问起,才知道,原来这是黄老师记录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字母是学生名字缩写。

“每个问题你都会回答么?”小编好奇问起。

“记下来的大多是不能马上回答的,我会先想想,每节课抽10分钟回答。”

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涉及天文地理,包含社会百态。很多成年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想当然”,觉得回答得差不多就行,经常会糊弄一下小朋友,不然也不会闹出那么多“从垃圾堆捡来”的笑话了。

黄老师不想“糊弄”孩子们,只要没把握的,都会查询资料后,才给孩子们分享。有时候会带着孩子们看相关纪录片。

虽然看完后,很可能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但是通过这种问答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大哥哥”,还在不经意间帮助孩子们保持对知识的求知欲。毕竟,对老师来说,提问题的学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连提问题的兴趣都没有。

  

引导学生“吾日三省吾身”

除了课堂上为学生们解答问题,黄老师还安排了“三省本”——让孩子们每日在本子上写下心里所想,有学生的问题,也有学生的感悟。

聊到“三省本”的初衷,他说:“可能因为我学心理学的,希望学生更关注自己内心,用‘三省本’这个形式,取自‘吾日三省吾身’。” 

比起这个初衷,我更感兴趣孩子们是否了解“吾日三省吾身”的含义,黄老师显然也知道孩子们需要引导,所以他定了一套“三省模板”。  

“比如,‘今天学到了什么?’‘今天需要感谢谁?’类似这样的固定问题。有的学生会写 ‘老师我今天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也有学生会写很多可爱有趣的话。”

  
broken image
孩子们的烦恼也是老师们的烦恼hhh

  

孩子多,相处久了后,还是会有一些突然就让黄老师觉得被感动的话。

“之前有段时间因为他们不讲礼貌,我会吼他们,吼完我自己就不想说话,就站在讲台上不说话,那天‘三省本’上就有学生写‘老师,我知道你是不完美的,但是我们也一样,哪怕你不完美,我们也还会爱你。’虽然看起来挺油嘴滑舌的,但是也挺好的。”

  

给予学生热爱生活的能力

黄老师周末经常到学生家去家访,他发现不去家访的时候,学生会选择在家里玩手机。所以学生还是很期待他这个“大哥哥”去家访的,会介绍家周边的事物给他。

broken image
“这里都是泥!”

黄老师家访路上,

懂事的学生抱起弟弟,绕过泥泞

  

黄老师其实也心疼孩子们在家时缺少陪伴,希望能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让孩子们减少对手机的依赖,陪伴和鼓励孩子们快乐成长。

黄老师希望孩子们能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前文提到的“三省本”,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留心日常生活点滴的习惯,给孩子们抒发心情的尝试。

  
broken image
孩子们的开心和难过,跃然纸上

  

爱是教育的源泉

谈到“个人幸福感”的时候,黄老师说家里不怎么给他压力,母亲经常跟他说“你开心就好”。

黄老师说:“我当年高考分挺高的,家里亲属都想让我去清华,我说我不去,我想当老师,家里亲戚挺反对的,我妈就问我‘你喜欢吗?’我说‘喜欢啊。’‘你开心就好。’我妈回。后来填志愿的时候,发现去不了清华(笑)。”

黄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幸福感的重视,延伸到了他对330个娃的教育和关爱中。

黄老师还有不到一年就要结束支教了,问起他之后的打算,他表示有继续支教第三年的打算。

“我对他们(学生)的要求挺高的,像自然拼读这些,我就怕新来的老师不太了解他们的情况,所以就犹豫要不要留下来,反正我知道学校是希望我留下来的,他们缺老师(笑)。”

黄老师对教育的爱,让他不仅在师范高校里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教育者,而且在毕业后毅然选择加入美丽中国支教,以实际行动来实践他对教育的爱。

相信有很多项目老师跟黄松松老师一样,在两年支教期间,不断地实践自己对乡村教育和乡村孩子们的爱,因为爱是教育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