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校园里的自然课堂

· 校友故事,来源:美丽中国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老师们

通过校园里的自然课堂

带领孩子们把目光

望向头顶的蓝天

望向脚下的土地

望向我们仅有的一个地球


一提起“城乡教育差距”,很多人会直观觉得城市教育比乡村教育好。2017年,在云南宾川县乌拉完小支教的2016-2018届项目老师王赫突然意识到: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相比真的没有优势吗?

未必!

城市里儿童的自然体验营花费不菲,

而大山里的孩子们却触手可及!


于是,他发起了“校园里的自然课堂”项目,将自然教育引入乡村课堂,凭借乡村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带着孩子们学习植物相关知识,了解生活周边的自然环境,开展兴趣实验和户外探索。经过数十位项目老师的参与实践和精心的课程设计,校园里的自然课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多所项目地学校中推广开来!


在自然课堂上写诗、测量

“校园里的自然课堂”融合跨学科知识,例如科学课上加入认识动植物内容、在语文课堂的节日文化和古诗中融入自然观察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观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近距离观察、欣赏植物,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描写植物的诗词,同时孩子们自己写的关于植物的诗歌也给了老师很多惊喜。

《小草》——张星悦

阳光把我晒干了

但我却很坚强

等待温暖的春天


比例尺是数学课的一大难点,而在绘制自然笔记时孩子们会常常用到,熟能生巧,难点变得简单了,数学课上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多了20%!

broken image

孩子们的自然笔记


关心植物生长的小管家

在广东潮汕地区支教的2018-2020届项目老师徐嘉诚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艾草与家乡”的自然课。他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们:“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好帮手,就像祖先和艾草的缘分一样,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生活下去。以后看到地上的小花小草可不能再去踩了。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热爱家乡,大家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哦。”

broken image

带孩子们春游踏青的徐老师


通过自然课堂,学生们更能够通过生活周围的点滴发现自然。他们会观察路边的野花和野果、会很小心地呵护种植在花盆里的植物、课间会拿着喷壶给植株浇水,还会自己种植植物并且仔仔细细记录植物的成长!

broken image

植物的成长档案


创造力、想象力在迸发

在自然课堂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发掘。用简单的几片叶子,他们就能创作出小鸟、人物甚至一个故事;做植物的自然笔记,他们会认真地研究叶子的形状,专注在每一个纹路中;种植绿豆,他们关心着绿豆的生长,耐心地给他们浇水、晒太阳。

broken image

植物拼接


在腾冲支教的2017-2019届项目老师李源班上有一个女孩,平时内向安静,在一群活泼张扬的孩子们中并不起眼。但一次植物创作比赛让老师惊叹于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她的作品赢得了老师的赞叹,也帮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broken image

植物创意作品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有接触自然的渴望和需求,当代城市快节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隔阂。而乡村的孩童却能直接接触到优质的自然环境资源,美丽中国支教项目老师们创新性地开展自然课堂,牵着孩子们的手触摸大山的脉搏,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真正让自然教育成为了乡村教育的优势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