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听,她们的琴弦拨响在寂静村庄

· 校友故事,来源:美丽中国

琴弦·生活·快乐

吴丝

2016-2018届项目老师

支教于广东省潮州登塘镇田东小学

又一个傍晚降临了。天光一点点暗淡,白日的声音渐渐沉淀,只剩下偶尔几声悠长的虫鸣。在吴丝老师任教的广东省潮州市登塘镇田东小学,这个夜晚一如既往地安静。而孩子们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在看电视。春节期间的一次家访途中,看到很多孩子在玩泥巴。“当地有很多留守儿童,如果不上课,他们的娱乐活动非常少。我想给他们提供多一种善待时间的选择,而尤克里里在寂静的村庄里响起来件特别美妙的事情。”

吴丝老师说,律动性的音乐,对于孩子有天生的吸引力。田东小学的一个孩子,周末会专门去村口的网吧听歌。

这便促成了尤克里里兴趣班的诞生。

broken image

有爱的尤克里里兴趣班

学校缺的不是硬件设备,而是师资力量。部分项目学校曾与哆唻咪青少年音乐发展中心达成合作,购买了一批尤克里里。然而,由于专业老师的缺乏,一把把琴始终沉睡在教室角落。

吴丝老师决定通过兴趣班给孩子提供系统的培训。然而第一个问题是老师并非音乐专业出身。为了弥补专业劣势,吴老师下了许多功夫。上课之余,她看了许多教学视频;2017年寒假,她通过中心联系到了家乡的音乐工作室,接受理论培训;接下来的春季学期,她参加了美丽中国组织的尤克里里工作营。这一系列的努力所带来的,不仅是对于一门乐器的掌握,更是拥抱新事物的态度。

困难也来自孩子们。“一开始都挺有兴趣的,就是不太能坚持。”为了使孩子们的热情继续燃烧,吴丝老师想了种种计策。她设置了很多轮面试,最终只选了十个人,让他们知道学琴机会难得。兴趣班成立之后,她组织了许多活动,努力让团队更有凝聚力。春天,他们去黄潭村村口的小溪边采风。在树影婆娑、阳光闪烁的溪水旁,他们弹唱“you are my sunshine”。放学时分,他们在校园草坪上来了一段快闪,引来一群好奇观望的伙伴们。“这些都是他们熟悉的场景。把学习融入进来,就会很有乐趣。”

在课程设计上,吴丝老师也尽可能新颖。她设定一个场景,比如一阵风把你吹到了美国,让孩子们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一人一句7个字,再配上《小星星》的旋律,就是大家自己的歌了。“歌词千奇百怪,不过大多数还是他们玩的游戏,家乡的风景。”她还带领大家在弹唱中加入新的音乐元素。跺脚声、拍手声;拍打尤克里里背面,摇晃瓶子里的石子……只要是声音,都可以加进去。

broken image

香港苏浙公学一行人来访,小女孩就兴趣班作出介绍

很快,孩子们的生活中响起了清脆的拨弦声。“尤克里里的琴弦细,容易断。平时放在学校。放假的时候,他们担心别人拿来拿去弄坏了,会主动提出带回家保管。家里有亲戚过生日,他们会问,能不能把琴带回去弹一首生日快乐歌。”

渐渐地,琴声飘扬在整个社区上方。吴丝老师建了一个尤克里里家长群。一首歌练熟了,孩子会把视频发给在外打工的父母看。看到孩子弹琴唱歌的样子,知道孩子在农村也能学一种乐器,他们特别开心。村民也觉得尤克里里的声音很活泼、快乐。当地老师也很享受因琴声而更加热闹、更有活力的校园。有些老师还会主动学。吴丝老师这学期参加的尤克里里训练营里,就有好几位当地老师。

最令吴丝老师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招新时不敢报名的小女孩。她平时不太喜欢做作业。而在学生的观念里,只有成绩特别好的才能加入门槛高高的兴趣班。班主任发现她的天分,把她推荐给吴丝老师。“我们发现她确实很有唱歌天赋,一些小节目就会让她做主唱。”慢慢地,在团队里,她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在班里,她会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多会一门乐器。“她班主任跟我反馈,她现在更加自信,在课堂上也会更加乐于表现。”老师们逐渐认识到,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衡量标准之多,让标准本身不必存在。


琴弦·舞台·勇气

蔡斯颖

2016-2018届项目老师

支教于广东省潮州市江东镇下庄小学

潮州市下庄小学的蔡斯颖老师则将前辈打下基础的尤克里里事业发扬光大。蔡老师入职时,兴趣班已经有八个孩子。正在社团新学期招新时,一个表演的机会从天而降——5月20日,潮州电视台要录制美丽中国潮州地区专题片,需要出一个尤克里里节目。

“当时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但是如果不去做,就不会有成长。”回忆当初接受挑战的时刻,她毫不后悔。

真正进入筹备阶段,许多困难横在眼前。和吴丝老师一样,蔡斯颖老师也不是音乐专业出身。除了看视频自学,蔡老师也接受了哆唻咪青少年音乐发展中心为期两天的培训。 “其实我们的学习和孩子一样,就是不断的练习。也让孩子们看到,只要认真地练习,就会有收获。”

第二个困难是孩子们水平参差不齐。团队八个孩子里,三个四年级,一个五年级,四个六年级。大孩子学得快,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指法;而小孩子学得比较慢,看到大孩子会了,心里着急,很容易丧失信心。“有一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害怕跟不上别人,跑回家哭。”信心的缺乏直接导致表情僵硬,这对舞台效果十分不利。

而蔡斯颖老师的对策可以写作一条公式:“反复练习+互帮互助=信心=放松”。从三月到五月,每周三到四次,放学之后,她引导熟练的孩子帮助初学者,所有人反复打磨同一首曲子——《童年》。“有的孩子吐槽说听到这首歌就要吐了,”蔡斯颖老师笑着说,“他们之前学东西,一学就会。不知道有些事情是需要练的,需要坚持的。方法就是陪着他们练。”当练习到足够熟练的时候,自信心就悄然来了,专注和放松也随之而来。“对技术的信心也让他们更能够体验到投入到音乐,不在意四周的那份快乐中。”

broken image

为了舞台梦想,小伙伴们互帮互助

第三个困难是节目的设计。一开始,没有人有明确的方案。蔡斯颖老师翻看了许多视频,在美丽中国机构和校方的帮助下联系了当地音乐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每一次排练中一点一点产生想法。“和孩子们也是互相学习的关系。我倾听他们的意见,根据他们的想法调整节目。老师更是起到一个协作者的作用,引导他们入门,然后自学、合作、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很多事他们是有能力自己做好的。”

演出那天,孩子们沉着的表现给了蔡老师很大惊喜。晃眼的灯光下,三个小小身影出现在大榕树的投影前,稚嫩的声音中听不出胆怯。随后,两个女孩轻快地上台。最后出场的是三个个子较高的女孩。灯光变成热情洋溢的暖色,大孩子的加入使得整体声音更加厚重。在稳定的三角形站位基础上,孩子们脚踩着重拍,不时变化队形,用眼神互相鼓励。他们的大方自如令观众印象深刻。

事后,一个小演员写道:“那时,我非常地紧张,连拿琴的手都在抖。我们上台了,我和小枫(化名)是首先上去的。看到观众我变得越来越紧张。当看到老师在给我们加油打气,我深呼了一口气,开始弹。我没看别的,只是看着老师,我越弹越觉得心情舒畅,最后顺利地完成了节目。”

broken image

孩子们的闪光舞台

broken image

与高校长及项目老师用照片定格美好

在老师看来,这次经历像一个种子播在孩子心里,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以前碰到困难,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我不会,我就不做了。有了这次经历后,我扔给他们一首曲子《奔跑》,也有点难。他们会去唱,会去练;会说,练到哪里我不会。他们的能动性和主动性都更强了。”

而蔡老师自己也对“行动”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之前我会担心能不能顺利完成节目。这段经历之后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只要用尽全力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就有成长和改变,助力也会在恰当的时间出现。”

在蔡斯颖老师看来, “育人,遇自己”也可以写作“育人,育自己”。“当我期待我的孩子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时,我发现我要先成为那样的人。我也会有胆怯有过退缩,为了让他们相信自己,我自己要先成为一个勇敢的人。”老师和学生一样,都会怀疑自己;而老师需要以身作则,首先在自己心里培育出勇气。育人是初衷;育自己,即是前提,也是结果。


一颗不知何时发芽的种子

两个非音乐专业的老师,带领孩子们拨动生活的琴弦。在吴丝老师那里,琴是童年在作业与电视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是在社区迅速传播开的快乐与爱;在蔡斯颖老师那里,琴是孩子们的互相帮助、反复练习的见证,是他们潜力与能动性的证明,也是自己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平台。无论是兴趣班教学,还是节目排练,那一片琴声都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自信与面对新事物的勇气,也让老师们遇见了那个放下顾虑、勇敢行动的自己。

除了尤克里里,美丽中国的项目老师们还开展了形式各异的音乐教育:铁锁完小的游玉婷、关震、牟松松老师成立的“盛放”合唱团,广东苗田小学杜菲老师的非洲鼓乐队,云南寇尧老师为孩子制作的民歌专辑《茂兰晴》......在艺术教育相对缺乏的乡村,面对与城市孩子一样敏感而灵性的心灵,老师们的努力像是一粒粒种子,影响隐微而长远。也许它今天不会发芽,但是或许几十年后,当年学生的孩子能在它的荫蔽下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