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大山里的小学校

· 校友故事,来源: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第一年来到陇南的时候,只有25位老师,分布在四个区县里。大家谈论起陇南项目的时候,常常会说陇南是一个相对孤独的地方。而在陇南,成县似乎是这种相对孤独里的绝对孤单。

broken image



大山的小学校



broken image


成县只有一所项目学校,2位项目老师。学校里一共有63位学生,从学前班到三年级,一半左右都来自学校所在的上五郎村。上五郎村是黄陈镇比较边缘的村庄,在这里生活,鲜有机会去到黄陈镇上,而更多会去到交通相对便利的小川镇。

仝老师和队友杨老师每周末会去到小川镇采购一周的食材,在这之前,得先去镇子上的浴室清洗一周的疲惫。是的,上五郎村似乎比大多数村庄更显得冷清、稀稀落落,村口的小商铺无法满足不种地的学校老师每日所需的食物,大概这些小商铺的主顾更多是来购买零食的学生,或是抽烟的男子。

小川镇上没有到上五郎村的班车,附近村子的村民每天会跑这条线路,一辆破旧的五菱之光,把上五郎村和小川镇连接在了一起,也极大地方便了上五郎村小学几位老师的生活。村民对于来学校支教的两位老师有好奇,但也毫不吝啬地展示自己的热情。家长的热情摆在他们的厨房。自己压制的面条、自己种植的蔬菜,家长生怕二位老师吃不上新鲜食物,也绝不容许二位老师的菜篮是空的,这给了仝老师和杨老师莫大的安慰。虽然课时很多,但面对家长送来的食材,两位老师做饭也有了更多的动力

他们不时会受家长的邀请去家里吃饭,渐渐适应了教学工作后,也开始跟着放学的队列去学生家。一路上会遇见一些还分不清是哪位同学的家长,但是都会打招呼,彼此招呼一句“干啥去呀”。有时也会碰上村里的医生或者是村委会工作人员下班,大家一路上聊聊天,陡峭的山路也不再如此漫长。


broken image



山野之间,课堂内外



上五郎小学的学生主要分布在三个村庄,上五郎村、水沟社、草坪村。上五朗村在学校下方,离学校最近,走过去10-15分钟左右。草坪和水沟在学校上方,走到最远的学生家里大约35-45分钟。无论是哪个方向,景色都非常漂亮。一年四季,应时节有不同的花草树木、农业作物映入眼帘。秋季,家家户户的核桃都成熟了,不时会有学生提来一些给老师们品尝。冬天,校门口的松树依然挺拔翠绿。春天,油菜花伴着草地,色彩极美。夏天,槐花纷纷扬扬,伴着芬芳飘落一地。山上植被覆盖面积很广,放眼望去满眼绿色。清晨和傍晚经常会飘来一阵轻薄的雾,仿佛有神仙藏身其中。等雾散开,只见天空湛蓝深远。“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课本中描绘的景色就这样闯入眼底。

晚上的上五郎村小,极像是田野里的庙宇。安静下来,到处可听不知名鸟儿的叫声,以及田野间昆虫的呼喊,好像白日里的儿童太闹,只有晚上学生散去后,这些昆虫才敢出来,在学校的操场里起舞。乡村生活,晚上家户里的灯火就是路灯,从学校二楼看去,不太找得到光亮,反而是头顶的群星开始闪烁,一时叫人忘却人间地面的喧闹。

仝老师和杨老师也常困惑,上学的时候学生和家长稀稀疏疏近百人,一放学就全没了,眨眼的工夫,山野就把它的子民藏了起来,用土壤、岩石、树木和微风。上五郎村的分布也较为零散,从学校出门,左边、右边、上边、下边的路,都可以走到学生家里。幸运的是,村子里也做到了户户门前都有水泥路。


broken image


上五郎村的另一块儿中心,是在山顶。这里是全村的广场,广场一角有一小座山神庙,仿佛在召唤全村人民来这里聚会。杨老师和仝老师闲下来的时候,会散步到这里,一路上捡着学生,带到山顶上面吹风、聊天。这里的视野更宽一些,群山显得更小,下五郎也有点找不到了。夕阳落的时候,像是陷到山坳里面一样,山脊上的上五郎村小学也披了一层金光,昭示着学校的光辉。


仝老师和杨老师初来学校的时候,还会因为学生的普通话不好而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除了课堂,方言的环境占了绝大部分。因为方言的字词、表达习惯、句式结构和普通话有所不同,而学生尚无法认识到这些差别,所以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很难用普通话来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甚至在课堂回答问题时,也不时冒出方言。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仝老师每天会在自己的语文课上拿五分钟出来给学生读故事,让学生多听。他们给班里的学生购买《日有所诵》,每个清晨都要选几首诗来读。课堂上反复强调字词的读音,多读。课堂下,小小的图书角变成学生自发的读书会,每到周末学生们都要约着这两位老师一起看课外书、读故事书。近一年的读书时光,学生们或许不记得书中的人物或情节,却已经能够在校内大部分时间都讲普通话,讲得对。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教学相长



老师教会学生知识,学生也教会二位“大朋友”如何做一名老师。仝老师和杨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图书角、儿童电影和自信课程包,他们也给这两位老师带来了目标感、自信和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老师们给学生介绍了许多国家和城市的地理知识,学生也给二位老师介绍山中四时和大自然的一枝一叶。仝老师说,能遇见这样一群“小老师”是她的幸运,让她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能够分享知识的机会,学会不断地拆解知识点以便他人理解,让她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上五郎村小学目前最高只有三年级,学生读完三年级就要前去下五郎完全小学继续就读。这给当地学生家长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往返学校的时间。杨老师和仝老师为了这个事情没少操心,盘算着哪里还可以找来一间教室,先把四年级开起来。


目前,仝老师和杨老师在这所只有63个学生、另有3个本地老师的学校里,每一天都依然面对着不可控的环境,和即便数量少却依然调皮的学生,但他们正在慢慢地熟悉这个村子,熟悉这里的山。


虽然仝老师和杨老师依然是初来乍到,学校里的63个学生却似乎有点离不开他们。家长们集体到村委会,希望村委会帮助解决“四年级”教室的问题,让学生留在这里,交给仝老师和杨老师。因为他们,这些学生可以和北京的朋友通信,通过明信片和书籍见识这个世界。因为他们,学生开始读诗,也会在上学的时候,采路边的野花送给老师。因为他们,学校变得更有趣了。你也很少再看见低年级的学生早上和父母上学,与父母分别还会掉眼泪的情形。好像,这两位美丽中国的老师,借着学校小的缘故,让学校增添了更多的“安全感”。

broken image


美丽中国第一年来到陇南的时候,只有25位老师,分布在四个区县里。他们教的年级不同,但是都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即使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教的科目不同,但是都希望给孩子们带去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即使现有的教具比较紧缺;他们教的学生不同,但是都相信所有孩子都应该拥有平等的优质教育,即使大家出身不同。

他们相信,当美丽中国第二年来到陇南的时候,将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其中,一起发光发热,一起推动愿景的达成。我们,在这里等你来!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