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90后”学子的乡村支教日记

· 资讯动态,媒体报道,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7月12日,湿热的南方正是绵绵雨季。三名来自广东、毕业于中山大学的“90后”学子彭冠华、陈廷凯、郑霭伦,结束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活,在师生、家长的感谢和祝福中踏上归程。


两年前的9月,刚刚大学毕业的他们参加“美丽中国”乡村支教项目,背着包,拖着行李箱,分别来到潮州市潮安县南部韩江边上的3所小学。其中,彭冠华放弃直博机会,凭借个人努力和耐心投入教学,一年之间将一个原本全镇成绩垫底的班级带至平均分全镇第一。他还克服种种困难,寻求资源组建了一支生龙活虎的乡村小学足球队。


而陈廷凯、郑霭伦则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和艺术课教学试验,推广“自然拼读法”和“翻转课堂教学”,还在课余组成了一支合唱团。他们用一点一滴的爱关怀着孩子的情感,用知识和陪伴改变孩子的性格和未来,为自己的青春写下了不同寻常的一页。


1.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

彭冠华1991年出生于云浮,毕业时获得直博资格,本来他只要跟着导师在中大肿瘤研究实验室一直读下去,便会有一个旁人眼中光明的未来。但他不顾父母朋友的劝阻,选择乡村支教。他说:“我是云浮乡镇长大的,很想为广东的乡村教育做点事情。年轻的时候,我不想选择一条纯粹追求稳定的道路。”


他被分配到的学校是位于潮安县江东镇下湖村的下湖小学。学校位于一大片香蕉林的包围之中,全校只有6个班级,每班20个人,在他来之前,学校只有5个老师。


面对师资紧缺的情况,彭冠华第一年就担任了四年级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负责教授一到四年级英语和体育、一二年级美术、三四年级科学等课程,每周要上20节课。


害羞、不敢说话,是学生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尤其让他头疼的是学生的基础太差。有些四年级甚至六年级的学生还不会背乘法口诀,还有学生几乎不会识字,个别学生跟同学处不好关系,老是打架、抄袭、作弊、上课纪律差……


彭冠华常常家访,跟学生、家长谈心。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学生的思考方式不会‘转弯’,能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差,上课提问的时候没人回答。”有一个班级18个学生里,6人常年不及格(其中3个不会认字),3人能上80分,1人能上90分。要将这样一个班级的平均成绩提高到80分以上,“我觉得充满了挑战性。”彭冠华笑着说。


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耐心和辛劳,但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回应,甚至会遭到质疑和误会。第一年邻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他一度备受挫折,在2015年的日记里他写道:“那段时间我除了苦笑外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我开始质疑我来这里的目的,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继续……”


第一学期期末全镇统考那天,监考老师赞扬了彭冠华所在班级的考场纪律。几天后,校长通报考试成绩,“平均分全镇第一,及格率全镇第二,综合成绩全镇第四……”彭冠华听到这里,终于体会到了欣慰的滋味。


2.“城会玩”的教学实验

陈廷凯、郑霭伦所在的东凤镇东二村,与彭冠华所在的下湖村只有一江之隔。


东二小学有600多名学生,老师只有30个,还有4个老师请了产假。这里教学资源和设施比较匮乏,教室里只有黑板、书桌和两人共用的长条板凳。


陈廷凯1991年出生于惠州,在东二小学主要负责教授各年级的数学课。有一次,在课堂上他问学生:“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转?”结果学生竟然答不出来!后来他与一个社会企业合作,募集到了50台平板电脑。在此基础上,他组建了一个涵盖小学科学实验、少儿电脑编程等趣味课程的科学兴趣社团。


陈廷凯很早就接触了风靡世界的“翻转课堂”(即以学生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颠覆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他观察到智能手机和微信在农村已相当普及。于是,他从网上下载了大量免费分享的视频,编辑、上传到微信公众号,发送给家长,让学生用家长的微信来预习新课。实践证明,学生们渐渐爱上了数学课,也变得更加自信、主动。不久,经校长推荐,陈廷凯还专门去镇上讲了一堂公开课,将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推介给镇里的小学数学老师,被朋友们戏称是最懂得“城会玩”的数学老师。


broken image

陈廷凯给四年级学生上数学翻转课堂


而1992年出生在广州的郑霭伦祖籍就在潮安,她说:“来这里支教,仿佛是命中注定。”她的工作表现改变了当地人原本对广州女孩“娇气”的印象。


针对整个东凤镇的学生英语成绩普遍不理想的现状,教授三至五年级英语的郑霭伦采用了在一线城市非常流行的“自然拼读法”。


出乎意料,学生们上课变得积极起来,会主动用英语和她交流。大部分同学把英语当作最喜欢的科目。在支教的第二年,三年级学生更是取得了学校有史以来最好的英语成绩——班级平均分达到85分以上。“这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太正常了,但对农村孩子来说很不容易。最关键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郑霭伦也应邀给全镇英语老师开设了两节“自然拼读法”教学培训课。她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好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推广开来,那才是更大的成功。”


3.足球队与合唱团

下湖小学的教学楼前面有一片小空地,空地上种了两行树,此外就是黄土,没有体育器材。为了能让学生上体育课,彭冠华开始了一项改造操场的计划。


移植草皮、种植草籽……彭冠华的几次尝试均告失败。恰好那时,“美丽中国”乡村支教项目听说此事,给他提供了一笔7000多元的扶持资金。彭冠华立刻用这笔钱购买了草皮和足球门。学校和彭冠华本人又各出了一笔钱,替学生买回球衣、球鞋,将组建一支小学足球队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在彭冠华的安排下,足球队的孩子们除了踢球,还可以跑步、打乒乓球和羽毛球。“有事可做,他们的精神劲就来了,踢起球来很欢快。孩子们在足球上找到了乐趣,慢慢有了信心,成绩也提高了。”彭冠华还惊喜地发现,有的孩子足球天赋很强,“有时候我跟他们踢,还不一定踢得过呢!”有一次,下湖小学足球队跟村里一支初中业余足球队比赛,竟然踢出了7:0的成绩。


broken image

下湖小学足球队的孩子们在训练中


球队活跃了学校氛围,在校长的鼓励下,另一位老师也参与到球队教学中来,后来经过选拔,成为全镇唯一一名有机会赴恒大足校等省内重点足球培训基地深造的教学人才。对于这件事,彭冠华非常高兴:“我之前担心我走了以后,足球队就无法继续下去。现在有了当地老师的加入,就解决这个后顾之忧了。”


郑霭伦从小学过唱歌、弹钢琴,她很清楚艺术熏陶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支教没多久,她就产生了组建一支合唱团的想法。

她开设的音乐兴趣班很受大家欢迎。“有时我生病停课,学生就很失望。有一次我发现一个高年级的男生生病发烧,仍坚持来上音乐课,当时真的很感动。”郑霭伦说。


2016年元旦,镇上全民健身广场要举行剪彩仪式,校长请郑霭伦出一个15分钟的合唱节目,把三首歌串联起来。她趁机把合唱团组建了起来,结果报名参加的人数多达66人,校长不得不安排另一位老师来协助管理。


演出时没有钢琴伴奏,郑霭伦担任指挥。“我们在广场上表演的时候,孩子们的表情很专注,很多观众都被感动了。只有支教的老师才知道能把66个孩子的声音训练得和谐、统一有多难得!”郑霭伦感慨地说。


broken image

郑霭伦在组织合唱团的学生进行排练


4.填补孩子缺失的爱

很多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缺位现象,这是郑霭伦和陈廷凯对两年支教生活的一点共同的体会。


在英语班上,郑霭伦遇到过一个小女孩。因为爸妈长期在外做生意,感情不好,由爷爷抚养的小女孩和哥哥都很调皮,被公认为是“很难搞的学生”。


郑霭伦发现妹妹比哥哥更爱学习,就对她说:“你相不相信,现在你英语不及格,但只要努力你也可以考到90分?”在郑霭伦的鼓励和引导下,小女孩渐渐回复了自信心,也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次,郑霭伦听到她纠正另一个同学的单词发音,“别提多开心了!”


小女孩不仅爱上学习,整个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和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郑霭伦说:“她的变化几乎是脱胎换骨的。她以前的班主任说,我们真的把这个小女孩拯救了。这样说也许言重了,但很难有学校教育可以替代家庭教育去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还有一个性格叛逆的四年级孩子成绩很差,上课不守纪律,还经常跟同学打闹。陈廷凯从别的老师那里了解到,他的父亲在他一年级时出车祸去世了,对他打击很大。他的爷爷已经去世,家里只剩妈妈、奶奶和年幼的弟弟,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也不好。


陈廷凯还打听到,这个学生的妈妈在附近一家工厂上班,每天从早上七八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对孩子疏于管教和沟通。因为早年丧父,这个孩子经常被一些孩子欺负。平时一放学,他就跑出去跟同学去网吧玩。“孩子身上之所以戾气很重,是因为缺少爱和关怀。”陈廷凯注意到这个学生很爱画画,有一次上课他画了游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人物,画得很漂亮。陈廷凯特意鼓励了他,他就很自豪地画了几张送给陈老师。


几经周折,陈廷凯终于找到了那位妈妈,安排母子俩坐下来谈心。这个孩子过去经常抱怨母亲没有给他好的生活,他觉得很不幸福。他的妈妈潸然泪下,哭诉:“自己很命苦,赚钱很不容易”,他才开始感到愧疚。从那以后,他决心努力学习。学校老师们还会时常给他一些补助和生活上的关心。据他五年级的班主任反映,他们母子关系改善了很多,孩子变得懂事,再也不去网吧打游戏,在学校也表现得很规矩。


5.被支教改变的人生

以支教的方式告别大学生活,对彭冠华、陈廷凯、郑霭伦来说并非偶然,他们很早就对公益和乡村教育抱有理想或关注。


“来的这些日子,有过对都市生活的不舍和日夜挣扎,慢慢的内心平静下来便能泰然处之了,还记得第一次在空荡荡的教学楼里伴着外面野猫的叫声入眠,第一次在狂风暴雨的夜晚到外面捡冰雹,第一次花大半天时间到江对面只为吃一顿饭……”彭冠华日记中写道。

远离了城市,村里多是老人、孩子和家长,难免会感到孤独。三个人有时会骑自行车去对方的学校访问,互相煮饭比拼厨艺,交流教学情况,唱歌、聊人生、谈理想。


“因为要自己做饭,这两年我的厨艺也进步很大。”陈廷凯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学起潮州话。由于每天要上街买菜,过了一段时间,他已经学会了关于菜市场的大部分日常用语。“阿伯阿婆听不懂普通话,有时我只能用手比划。有一次我去买五香粉,但只会用潮州话说‘五’。阿伯听得很吃力,最后一拍手,给我拿了一包五叶神香烟。”


但是最让他们感到有价值的,还是那些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彭冠华认为自己做得最多的是陪伴,学生给予自己最多的也是陪伴。”离开前正逢他的25岁生日,学生们特意跑到很远的地方买来蛋糕和蜡烛,为他开了一次生日party。此外,端午节前夕,几个隔壁班的孩子还骑着车,带他去韩江看当地人赛龙舟。


broken image

孩子们给陈冠华庆祝生日


从潮州回到广州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整,三个人又将各奔前程。陈廷凯将在北京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从事“翻转课堂”课程规划与实施的工作。郑霭伦将到一个社会互联网创业公司,为农村地区非专业的英语老师设计一些互联网资源和微信课程。而彭冠华则立即加入“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运营培训,接下来,他会去广西做3年的项目主管,推广阅读和足球。


“支教是难得的一次体验,错过了也许就再也没机会尝试,欢乐也好,忧愁也罢,正是这些不一样的感受,将来自各方的我们交织在一起。”“支教不是非得要去最贫困的地方,而是要去最有希望被改变、被影响的地方。”这是这三个年轻人对支教经历的心得体会——用两年的时间改变一所乡村小学,在这个过程中也被那里的人和事所改变,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留下特别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