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刘红宇:为教育扶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点赞

· 资讯动态,媒体报道,来源:新华社

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教育扶贫”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扶贫”的重视持续升温,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连续两年在提案中聚焦“教育扶贫”:2016年她号召推广公益组织的“轮岗制”,2017年她呼吁国家政策能更多地扶持社会组织中的支教教师。


读书改变命运


刘红宇的家乡在重庆的大山中,从小她便深知“想要走出去,就必须要读书”。她更了解山区孩子的内心,“他们非常希望能够获得和大家同样的教育资源,能够同样读书,能够自由地往来于城市和家乡之间,他们希望有这样一个通途”。

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落后来源于长时间的经济贫困。统计局此前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贫困催生教育落后,而教育的落后又加剧了经济的贫困,如此恶性循环形成贫困代际传递。

政府部门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了包括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等系列教育扶贫政策。

据教育部公布数据,近4年来,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累计投入2.73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县已占到“享受连片特困地区政策”县数量的96.6%。农村教育的硬件条件已得到大幅提升,不再是以前教室漏风漏雨、学生缺吃少穿的局面。

但接下来的难题是,教育质量提升缓慢,师资质量不能够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政府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倡导乡村教师要“一个人、一个岗位、一辈子”的理念,却可能导致农村教育与先进的城市教育脱节,进而出现了“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的困境。

从1996年在老家设立奖学金项目开始,刘红宇频频发起、参加各种针对农村教育的公益项目,“美丽中国”、“行走中国”等公益项目中时常会看见她的身影。在此期间,她清醒的认识到,农村师资质量的落后制约了“教育扶贫”的进展。因此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不断提交提案,希望能从政府层面加强对农村师资质量的重视。


“美丽中国”的轮岗制


在多年参与教育公益事业过程中,刘红宇一直在思考如何真正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如何在“铁打的农村营盘中,保持优秀的师资力量”。通过多年来对美丽中国等公益项目的观察,刘红宇发现“两年轮岗制”能够切实有效解决乡村师资的问题。

“美丽中国”是成立于2008年的教育公益项目,该项目每年会招募优秀的中国青年,输送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进行为期两年的支教。而这批优秀的青年力量,将在两年后乃至更长久的发展中,长期关注和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均衡化发展。

该项目应用的“两年轮岗制”,以及他们在农村地区所进行的教育探索,让刘红宇颇为感慨。两年的支教,能让这些有志青年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两年的轮替,能让农村学校持续输入新鲜“血液”,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教育的与时俱进。

而这些青年教师们在教育方法上的不断突破,也给中国教育界带来了很多新思考。

“他们在言传身教中带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当刘红宇看到支教教师们吃住在学校、跟学生们打成一片时惊讶不已。“他们的这种方式会对孩子们心灵产生启迪。”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孩子长大后都会离开家乡,远赴他们并不熟悉的城市,大部分的人还是会选择故土生活。“美丽中国”的支教教师们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热爱家乡。在云南鹤庆,他们发起了一个名为“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的教学项目,让农村学生们通过考察当地情况、采访村里老人、团队讨论等方式,了解自己村里的历史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不仅影响到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意识,更唤起他们对改变家乡的责任心。

刘红宇非常赞赏“美丽中国”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学生们对家乡的自豪和热爱是非常重要的。”她甚至认为,中国各省市中小学校都应该在传统教学大纲之外增加这种对家乡文化的学习。


亟待政策扶持


支教教师们给农村地区带去了不一样的“风景”,但自身遇到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去年,刘红宇到云南临沧的农村学校访问,遇到了一位优秀的支教教师,“她和她的男朋友面临毕业后找工作的问题,男朋友要留在城市工作,但她因为在云南支教两年,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再回到城市工作就面临着现实困难。最终两个人不得已,只能分开。”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可爱的“小老师”们的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于是今年两会,她在提案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国家“对教育公益组织中符合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要求的志愿者,纳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提供包括保留志愿者学籍、保留应届生身份、报考研究生加分并优先录取、报考公务员优先录取、承认服务期间为基层工作经验等待遇”。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是团中央和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到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服务项目。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2003年发起的、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支教的志愿服务项目。针对上述两项计划,国家提供了包括保留志愿者学籍、保留应届生身份、报考研究生加分并优先录取、承认服务期间为基层工作经验等,以鼓励志愿者积极投身公益,服务西部。

但相较之下,教育均衡的“战场”上,政府政策扶持却并没有做到均衡。工作成绩并不差的社会公益组织,没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很多参加社会公益组织支教活动的教师,在支教期结束后,面临着各种困难:因为支教两年丧失应届生资格而不能在一线城市落户,考公务员时不承认志愿者两年支教为基层工作经历使得岗位选择有限,因为辛勤教学导致考研准备时间仓促往往几分之差而不得不来年再战……

面对政策扶持的缺失,刘红宇希望政府能解决支教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她感叹,那些在没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仍毅然投身支教工作的青年们,“更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