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中美教育共同价值追求与挑战:公平开放与创新

· 资讯动态,媒体报道,来源:中国教育报


  美国第四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展望论坛教育分论坛日前在纽约举行。该论坛由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办,主题涵盖经济、教育、新闻、能源、影视、健康、国际关系、科技创新、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今年会议的主题为“挖掘中国价值”,教育专场援引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名言“追求进步、均衡和公平的教育”作为会议主题,邀请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杰弗瑞·雷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纽约市著名的史岱文森高中首位华裔校长张洁女士、中国平安集团企业大学——平安大学校长郑荣禄博士和“美丽中国”项目创始人潘勋卓畅谈他们各自的教育梦想。

  基础教育:让每个孩子接受适合的教育

  滕珺:旨在联合中美两国优秀青年力量、深入中国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参与一线教学实践的“美丽中国”项目,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影响也在逐步扩大。作为一个美国人,您为何要发起这个项目?

  潘勋卓:我们有一个校友叫温迪·科普(Wendy Kopp),她在美国创建了一个组织叫“美丽美国”(Teach for America),我去了解后发现他们的模式特别适合中国,理由有几个:第一,中国农村学校很难招到也很难留住年轻的优秀教师;第二,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大学生,比如我在清华大学的很多朋友,他们有能力、有激情、有爱心、有理想,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不一样的舞台或途径来回馈社会。所以,我就试图将这两者结合,启动了“美丽中国”项目。我们的项目第一年只有不到20个老师参与,但当时的反馈特别好,地方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所以现在项目很快就发展到300多人。

  滕珺:这算是您心中的一个梦想?

  潘勋卓:是的。我也一直在问我自己,什么才是好的教育?首先必须是教育机会的普及,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北京的教育水平高,是不是把北京的模式普及到全中国就可以了呢?我想未必,因为每个孩子的学习环境,本身的能力、态度、性格等都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一种教育模式覆盖所有的人,这显然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我觉得理想的教育应该为每个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潜在的能力,而不会因为贫困或学习资源匮乏而限制他们的发展。

  滕珺:您的这个想法倒是符合我们《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精神。张校长,作为史岱文森高中的首位华裔校长,您既有在中国接受教育的背景,又有在美国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在您看来,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基础教育有哪些共通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呢?

  张洁:我觉得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分享同样的教育理念,核心课程体系类似等,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同。30年前,我在中国上学的时候,我们的中学是文理分科的,但美国就很不一样,比如史岱文森高中虽然是以数学和科学为主的学校,但是我们同时也培养演员,培养律师。而至于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中国大部分中学实行的还是班级管理制度,但在美国就没有班级的概念,因为美国中学采用的是学分制,每个学生的课表都不一样,都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商量、量身定做的。当然,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利有弊。不利之处就在于管理成本很高,学校尤其是高中非常松散;好处就是给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即便有些学生毕业时还不清楚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但已有相当多的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就非常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学校给了他很多选择,让他学会自我安排、自我评价。而相比之下,中国大部分孩子到了18岁还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史岱文森高中投入了很多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尽可能强大的支持。史岱文森高中共有3200名学生,除了提供学术支持外,我们还配备了专职的心理辅导员,特别关注那些问题突出的孩子,不光是学业问题,还包括情绪问题,因为有些孩子雄心勃勃地进入到这个明星学校后,发现有点跟不上,因此需要很好地过渡和调节。我们还有一套完备的系统,帮助家长和教师发现学生的特别需求,并尽力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此外,中美高中教育的目标也有所不同,美国高中不是以大学入学率为评价标准的,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能上大学。史岱文森高中的目标是帮助我们的毕业生不仅能顺利地进入大学,而且能在大学学习甚至是以后更长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取得成功。

  滕珺: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您理想中的高中教育,您会选择哪几个?

  张洁:第一个是兴趣,人生的选择一定要遵照自己的兴趣。第二个是开放,学校应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开放的空间。第三是自我认识,人一定要对自己的长项和短处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扬长避短。第四是现实,必要时我们也应听取师长的建议,想想理想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总之,我觉得高中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课程,不仅是传输相关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技能,同时必须坚持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这是他们发挥自身潜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好公民的必要条件。


原文地址:http://www.jyb.cn/world/zwyj/201312/t20131221_56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