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ken image

    谈杨

    执行院长|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学习共同体研究院

    2014级校友 | 云南·大理

    曾兼任吉林省真爱梦想青少年关爱中心理事、秘书长,多次参与、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培计划”综合改革项目及各省市级教师培训,在《教育发展研究》《新课程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近年来致力于深度学习、学习共同体及课堂教学研究。

  • 职业路径

    美丽中国 支教老师

    2010-2014期间,就读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学士毕业。2014-2016年在云南大理南涧县承担地理、生物、美术等15个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陈一丹基金会、哈佛大学SEED Lab等支持下,和拥翠小学唐玲玲老师等共同筹资20余万元,发起“拥翠行动”项目,致力于支持当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云南省经理

    负责42个县市政府合作关系,维护云南省160所中小学校项目合作关系,覆盖4,500名一线教师、84,000名项目学生,在7个县市新增项目学校62所;负责北大国发院、兴业等20余家企业或个人捐方在地项目合作,为地区提供本土化公益项目设计与执行服务;

    吉林省真爱梦想青少年关爱中心 理事、秘书长

    2018-2019年,创建青少年关爱中心,协同吉林省孤儿学校,推动整校变革项目发展;拟定中心发展战略、行动规划与组织架构等方案,招募、培育初批员工,顺利推进初期工作并完成团队交接工作,深化本地运营;

    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 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执行院长

    2017-至今,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执行院长;创建学习共同体研究院,建立本土化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范式,教育服务项目覆盖22个省市及特区,线下年均培训11,000余人次,线上年均培训100,000余人次;立项教育部“国培计划”综合改革项目、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团队及核心成员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团队及成员多次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年度教师”、《中国教师报》“课改人物”称号。

  • 当初为何加入美丽中国?

    大学时期的学习经历并没有让我真的明确和理解学习的目的、意义,以及人生究竟要行往何方。这段时期的迷茫,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10多年的学习经历,并让我迫切希望重新理解教育这件事情。美丽中国提供为期两年、且深入一线现场的支教项目,能够为这一问题打开一扇窗。

    支教经历对于个人成长有什么影响?

    在两年支教期内,让我更加深刻理解教育的现实困境:学生的学习问题涉及到整个教育生态,深刻复杂,盘根错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细枝末节的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如何通过地区系统性变革实现孩子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这段经历带来的思考始终引领自己探索、变革中国教育。

    你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为什么会做这个选择呢?

    TFC的往届fellow为我介绍了在基金会最初的工作,并顺利入职,开始在真爱梦想探索中国教育公益事业。这个选择是因为在两年支教活动中,愈发意识到系统性支持当地教师发展在教育质量提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真爱梦想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探索。

    从支教结束至今,你是否有继续推动TFC愿景实现?若有体现在什么方面?

    “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意味着要同时兼顾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所有人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在这一时代主题下,学习共同体研究院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公益项目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倡导,并在这三方面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

    如果有人正打算申请来支教,你打算给TA什么建议?

    1、以研究来引领自己的两年教育实践,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参与本地教育生态,与当地教师、学生开展共同学习;

    3、修炼倾听的能力,带动学习文化氛围的变革;

    4、积极连接外部资源,多元创新,挑战自我。